《 Der Kindersammle》




【作者】莎賓娜.提斯勒(Sabine Thiesler)
【譯者】陳志成
【出版社】 小異出版
【出版日期】2008年10月27日

       第二次閱讀恐怖小說,忽然發現,這種自虐的感覺,還真是微妙至極又難以自拔,不過我還是堅持,看看恐怖小說就好,如果真的映象化,我可能心臟無法負荷,何況,在閱讀《收集小孩的人》時,噁心感不斷竄生,這種感覺,還是僅止於文字就好,至少,我立即可以闔上書本,不會有餘音繚繞、不會有殘影留戀,只需多念幾次阿彌佗佛,消弭一些參與「收集孩子」的罪惡感,儘管,人不是我殺的。

       故事一開始,不是所有案件的最原始,於是我選擇先從最關鍵的一次講起,1994年,安娜一家人來到了義大利的鄉村-托斯卡納度假,原本就那麼平凡又無異,怎知假期中,突如其來的大風暴,為了趕在風災來襲前,安娜與哈拉德忙著準備晚餐、處裡雜事,尚未察覺即將發生在獨子-菲利克斯身上的慘案,他失蹤了,沒有可疑人物、沒有發現屍體,在所有能力所及的搜尋、探訪通通用盡,依舊沒有發現菲利克斯的蹤跡,是死是活皆全然未知的夫妻倆,只得先行離開托斯卡那。

       2004年安娜獨自一人再度來到了托斯卡那,孩子失蹤的打擊,令安娜痛苦不已,夫妻倆的關係也降至冰點,重新回到托斯卡那,一方面尋求新生活,因為她深信兒子一定還在某處等待,就算那只是0.1%的可能性,於是開始查探失蹤之謎,就在善良、熱心助人的屋主-安利可的「幫助」下,安娜順利在托斯卡那定居。

        1983年至2004年期間,共發生了六起兒童誘殺事件,被害人的共通點皆是:10~12歲的金髮小男孩,同時在喪生後,被兇手拔走一顆犬齒「做紀念」。

       故事是如此祥和,就如同每天的德國早晨一般,喔,多麼不足為奇的畫面,男人探訪年邁的母親,小男孩憂心自己的爛成績而在外頭遊蕩,那普通男人叫做艾弗雷, 那普通小男孩叫做本雅明,更糟糕的是,他有一頭金髮,事情就這樣來得措手不及,甚至不能理解,為什麼作者可以這麼毫無預警,就直接將兇手的「真實」面貌公 佈,宛如交響樂的最高潮,接著又很沒良心的剎那而止,然後又再復祥和的故事,鏡頭換至義大利,一緩一起的搭配,漸漸將劇情帶至最高峰。

       時間不斷跳躍,因此閱讀的時候,還真要在腦海中描繪出時間表,然後再將整個「收集過程」串聯起來,除了殺人犯的變態心理,作者也著重在「被害人家長」心情的描寫,事件往往只看到被 害人、加害人,卻鮮少人會在意「在此之後,被害人的家人們又是如何生活?」,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明知無望卻又不肯放棄希望的母親,那種想對他人訴苦,卻 又怕千篇一律的內容,會惹人厭煩,就算講千遍萬遍,只是徒增內心的痛楚,失去孩子後,那無以名狀的空洞感,十年來,又是怎樣度過恐怖磨人的煎熬,就彷彿揪住心頭肉,隔著文字,都能感受出父母至愛至痛,以及面對兇手的忿怒難遏。

       實在難以理解兇手的心態,在他的心中,所作所為並非犯罪,而是「解救」小男孩的偉大藝術,甚至更愜意生活於鄉野,以他最無害的笑容、(看似)熱心卻B級改 建手藝,一次又一次將自己的罪行,巧妙隱藏於深地之中,所有的正常人都被矇騙,最後卻因為一個瘋婆子的瘋癲行為,而使整個兒童誘殺事件,重露曙光,這是不 是作者對「聰明、正常的人」的諷刺?

       故事的最後關頭,一整個比故事人物還要緊張,甚至還忍不住忘情吶喊:「快點快點、沒時間啦!」快點阻止那個連續殺人犯,快點將小男孩救出,快一點,更痛苦 的是,還要一邊克制直接翻結局的衝動,那越到結局頁,呼吸次數也隨之減少,然後眼睛緊盯著文句,深怕錯過任何可以拯救男孩的線索,最後,一切砰然而止。

       原本看到書名,以為會怎麼地血跡斑斑,結果看完整本書,NO,沒有一滴血,除了被刀子割傷之類的畫面吧,整本書的色調,根本就是走黑白微霧狀態,加上大量的冷色系光線,同時還雜帶冬天刺骨寒的冷颼颼,其實一切看起來就是這麼「平和、寧靜」,似乎耳邊還能響起某首聖歌,但這才是最令人寒到骨子裡的恐怖。

       在閱讀的過程中,一直想到這句俗語: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」而反觀本書的人們,或許就跟我們一樣,不論性善論或性惡論,至少「相信對方是好人」,會比較輕鬆自在,畢竟對於「文明人」而言,怎可無端懷疑一個笑臉迎人的鄰居呢?也難怪會出現這麼一段俗語來警示人們,人心隔肚皮,有時候適量的警覺性,還是好的。

       看完本書實在會有股衝動,跑去跟街坊鄰居多多八卦一下,了解一下,大家的「真面目」。


以下心得會外事

        感謝小異的試閱本。

         如果這本書拍成電影,我一點也不會訝異,但是,不用通知我,因為我沒膽看(抖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啊~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