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he Crying Tree》



【作者】娜欣.拉克哈(Naseem Rakha)
【譯者】趙丕慧
【出版社】三采
【出版日期】2009年7月29日

        故事描述2004年一則行刑通知的送達,讓眾人再度回想起19年前的那個事件。1985年一位名叫丹尼爾的19歲少男闖入奈特警長的家中行竊,同時槍殺了奈特警長15歲的兒子薛普,致命槍傷,造成薛普在救護車來之前便宣告死亡,丹尼爾遭逮捕後,整整19個年頭都在牢獄中度過,而奈特警長與妻子艾琳深陷愁雲慘霧,唯一的生活重心便是咒罵兇手及等待死刑的判決,艾琳因喪子之痛而放逐自我,直到薛普27歲冥誕,她提筆寫信給丹尼爾,這封信也開啟了艾琳與丹尼爾長達八年的秘密通信,直到最後的2004年,一個深藏的秘密卻在此時解密...。

        整本書的氛圍可以說是意外地平靜,靜靜地,在閱讀的過程中,思緒也隨之沉靜,可最為衝擊的是,這明明該是心痛至極的故事,為什麼卻顯得如此靜謐?若能真正了解,其實那無聲的痛,最是椎心刺骨,想逃也逃不掉,只能沉浸於寂靜之中,然後心思不停飛轉,想著往昔的甜蜜,想著最後與兒子的相處,卻再也無法想像失去薛普的日子。兇手關進牢籠,而薛普的家人們也被囚禁在自己的心牢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 「死刑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處罰惡者的最極刑,宛如只要還有死刑的存在,這個世界便能維持和平正義,所以當丹尼爾判刑確定時,一開始,我也覺得經由法律的審判後,殺人者償命會是唯一的結果,但隨著書中情節,慢慢了解之後,忍不住想要制止時間倒數,但我也明白,活著對丹尼爾來說,只是折磨而已,因為在19年前的那聲槍響時,他已是半死之人。

        「原諒」二字看起來簡單,做起來卻是很難很難,有時候我們也明白,仇恨是雙刃刀,在恨著別人的同時,也折磨著自己的心志,想著要對方怎麼不好過,卻讓自己先行崩潰,這時候我們便能見證母親的堅強與偉大,懷胎10月生下來的寶貝兒子,15年輾轉而過,成了堂堂正正的少年,喜愛音樂的好奇寶寶,卻在措手不及之際,白髮人送黑髮人,艾琳恨凶手也恨自己整整12年,將自己鎖在薛普仍舊呼息的時光,然後,艾琳做出了決定,她要繼續往前走,離開那滿是悲憤怨恨的房間。

        一開始,我對於丹尼爾也是滿腹怨懟,為什麼要殺人?為什麼要殺害一個年僅15歲的少年呢?他還有大好的人生可以過,他還有豐富的音樂可以演奏,當然對丹尼爾來說,更是親手葬送自己的青春歲月,面對非黑即白的空間,一舉一動皆祕密控管,這樣的人生多苦多難熬。

        然後,我們知道了真相,一個真正的事實,不是媒體報導的,不是一開始我們所明白的模樣,那股震撼,強襲心頭,原來這一切的一切,都是因為愛,愛這個字,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模式,例如奈特警長對兒子的愛,其實就跟大部分的父親一樣,總是不懂得用對的方式來表達,常常會以強制、硬性規定來愛自己的孩子,艾琳最後告訴兒子:「你得了解,他只知道一種愛法」是的,奈特警長愛著薛普,可惜卻不盡完美,最令人心酸的是,愛居然也是悲劇的元素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 閱讀《哭泣的樹》的時候,其實我的心情就不斷糾結著,一開始為了小男孩,後來為了奈特一家人,最令我沒想到的是,我是如此為丹尼爾傷心不捨,在最後,我甚至為了他不顧旁人的眼光,直接留下兩行淚來,甚至哽咽,「他唱起了《平安夜》」,這簡單的字句,這代表平安合諧的曲子,卻在我心中感動很久很久。


以下心得會外事
        感謝三采的試閱本。

        看這本書,真的會讓人想好多好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啊~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