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sters Öron



【作者】
瑪莉亞.恩尼斯坦 (Ernestam, Maria)
【譯者】
李佳純
【出版社】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
【出版日期】2009年9月23

 
        我在七歲的時候,決定殺死我的母親。
        一直到十七歲,才實現這個願望……。


        這是《巴斯特的耳朵》的簡介首段話,第一句,讓我想起小學生寫作文時的語氣,特別是寫《我的志願》、《我的未來》時,那種以為自己可以主宰生命的天真無瑕,然而在《巴斯特的耳朵》中,小小女主角不是要當老師、也不是要當總統,她只想殺了她的母親。

        故事描述年屆56歲的伊娃,收到來自小孫女的生日禮物-日記本,在睡不著的深夜裡,伊娃開始動筆寫字,寫出那段關於她的童年、她的母親、她的父親、她的初戀,以及,她摯愛的玫瑰花園,喔,當然也提到了她的摯友,一個永遠會傾耳聆聽的巴斯特的耳朵。噓,切記保守秘密。

        我只能說,作者瑪莉亞.恩尼斯坦真的很會埋梗,看到最後,一定會像我一樣忍不住吼出一聲:「蝦咪,原來『他』是.........!?」,我必須承認,在那段文字出現的瞬間,腦袋的思緒有短暫停擺,完全完全的出乎意料,不得不佩服作者那超俗的思維,原來在「親情」之外,還能夠以不同模式延續彼此的愛與關懷,至今我仍然震懾於伊娃與他的相處模式,好一種微妙又溫馨的同居情誼呀!

        作者很殘忍,以極致悠閒的筆法,恣意翻騰起讀者們的情緒,卻只能認命跟著伊娃的回憶前進,隨著頁數越翻越多越翻閱後頭,母女間愛恨交織的相處模式,匪夷所思的母「愛」,以及小伊娃的「練習作業」,母親的告白赫然對應在小伊娃的人生,當宣告高潮的鼓聲響起,那一幕異然之平靜,理所當然的戲碼登場,最可悲的是,這最後的寂靜竟是小伊娃最接近母親的時候,也是她倆交談最久的時刻,而落幕之後,不免回想從頭,本書初幕就已經暗藏了相當明顯的提示,玫瑰,玫瑰,多刺玫瑰,象徵著無比美麗與哀愁。

        我想小伊娃的母親是標準的「精神施虐者」,儘管她從未動手施暴,可是卻讓小伊娃從小沉浸在她惡言冷語之中,偶而的大發慈悲,只是因為她心情極佳,偶而的微量母愛,只是為了向她人炫耀,有著這樣的母親,孩子們是該如何的痛苦呢?然而小孩最天真也最笨的是,永遠會愛著自己的父母,即便極惡極苦,仍然相信著自己被父母愛著、疼著,卻落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傷害,演變成只能靠恨意來連結彼此的關係,恨即是愛,這是世上最恐怖也傷痛的等號。

        《巴斯特的耳朵》書中出現相當多玫瑰品種,想像那畫面,毫無保留炫耀她的燦爛美麗,也毫不隱藏她身上扎人的花刺,對比人類,實在更顯玫瑰花的真率。

        看完這本書後,在回頭看看那段出版社提供的影片,說實在的,《巴斯特的耳朵》是一本我相當害怕化為影像的作品,因為我實在捨不得「伊娃」被塑造出來,寧願就讓她留在書本文字中,不必有個小女孩再次體驗小伊娃的人生,儘管雨過天晴,但說到底,還是個惋惜不已的故事呀。


以下心得會外事
        感謝
三采文化的試閱本。

        封面的小女孩實在我見猶憐呀~不過好奇的是,為什麼不是拿玫瑰花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啊~梅子 的頭像
    啊~梅子

    啊~梅子嗑戲劇

    啊~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