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he Fifth Vial




【作者】麥可.帕默(Michael Palmer)
【譯者】李淑珺
【出版社】商周出版
【出版日期】2009年1月5日   

        如果這本書的內容是真的,那這個世界將會如何的恐慌,但又充滿著希望(或許只針對有錢人而言吧?),事情總是一體兩面,一群人為了所謂的理想國,而執著於自己「去蕪存菁」的理念,為了揪出兇殘的藏鏡人,你來我往之間而挖掘出的事實,豈料令人難以論定對錯!?

        一個是曾經的田徑好手,因為腳踝的損傷,而黯淡結束她閃耀的體育生涯,後以35歲「高齡」成為醫學院學生;一個是曾經的學校老師,後來轉行當私家偵探;一個是傑出科學家,目前致力於一種重建人類血管的終極新藥,但卻苦於逐漸纖維化的肺,只有肺部移植,才能夠延續他的命....

        這樣三個完全不相干的主角,卻因為一個被車撞死的無名男屍而串起彼此,儘管在當時,她們為了自己的生活、生技、生命而各自努力,但命運又巧巧將他們推入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大門,究竟無名男屍的身分如何?又為什麼在臀部會有多個可疑的針孔,而且還疑似被抽骨髓?

        翻開第一頁,就註定要被《第五瓶血罐》制約了,因為閱讀時間斷斷續續,常常必須停下翻頁的腳步,但我還是第一次感受如此的「迫不及待」,完全的電影手法,三條支線不顯雜亂,層層交錯將故事帶入最高潮,但也因為劇情發展太過刺激,反而看到結局時,真相大白,空虛感居然油然而生!

        作者透過《第五瓶血罐》來討論「器官捐贈」的問題,「器官捐贈」對台灣人而言,應該不會是個陌生的辭彙,我們常常在新聞報導中可以看到,還有所謂的「器官捐贈卡」,讓往生者遺愛人間,使更多病患可以因此重生,但在這本書中,卻赫然發現另一種殘暴的「器官捐贈」手法,令人不禁生寒。

        由一群人決定他人的生死,瘋狂卻又不自知,自以為可以主宰生命,用極其卑鄙、兇殘的方式,直接判死刑,讓無辜的百姓莫名奇妙成為器官捐贈者,某些人醒來時,卻發現少了一個肝、少了骨髓,甚至是...少了一顆心臟,一切的一切,都因為那《第五瓶血罐》。

        我想,看完這本書後,實在是很難不去揣測其真實性,畢竟,每年都有幾百萬人接受抽血檢查,有誰會想到要去懷疑那些專業呢?如果,我是說如果,《第五瓶血罐》是真的,那,我只能說,我的天呀,我幾年前也接受過抽血檢查耶!

        所以說,還是那句老話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呀!這句話,也可以當作《第五瓶血罐》的提示唷!同時我更推薦朋友們可以好好閱讀文末的後記,作者用了一定的篇幅來介紹「器官捐贈」的現況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親屬能夠得到器官捐贈,但事實上,卻沒有對等想法,願意成為他人的器官捐贈,或許書中的手法殘了些,但,請仔細思考作者丟出的問題。

P.S.如果有興趣了解「器官捐贈」,可連結至【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】http://www.organ.org.tw/


以下心得會外事

        感謝商周的試閱本。

        這本書的血量很足唷!(這樣的暗示,某太太可進貢來看了~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啊~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